王小雪:青春在脱贫攻坚中闪光

  王小雪(左)入户走访。 (图片由珙县县委组织部提供) 

  王小雪(左)入户走访。 (图片由珙县县委组织部提供) 

  党员王小雪是一名医务工作者,而她还有一个身份,那就是珙县王家镇大祥村 “第一书记”。

  “在这段扶贫经历中有泪水、有欢笑,也有许多收获。”2017年5月,王小雪被派到王家镇大祥村担任第一书记,时光飞逝,光阴如梭,一转眼已在基层扎根3年。 

  俯下身子开干! 

  “这卫计系统怎么派个女同志来?你这么小的个儿,怎么受的了我们大山区的苦哟!”这是2017年5月17日,王小雪初到王家镇报到时听到的第一句话,角色的转变让她既激动又忐忑。

  “激动的是我能有这样的机会到脱贫攻坚第一线锻炼自己,忐忑的是基层是什么样子的?脱贫攻坚有多难?我一无所知。”到大祥村第一天,支部书记带着她去村里转了转。一天下来,村里的基本情况算是弄清楚了,可她的心情却越来越沉重。

  “大祥村共277户1432人,其中贫困户79户385人,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,基础设施薄弱、没有集体经济、有的地方甚至没有手机信号,因病因残致贫情况突出……我沉默了,甚至有些打退堂鼓了,我要怎样度过这两年?我能行吗?”可一想到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迫切的向往,他们那渴望改变的目光,这一刻,她告诉自己,“怕啥,豁出去了”!

  这场扎根在大山深处,托起79个贫困家庭的“脱贫奔康梦”的扶贫征程就这样正式起程。

  群众有什么困难,怎么去解决困难,怎样和基层群众打成一片让他们信任?这是她面临的第一个问题。残疾贫困户沈寿强家只有他一个劳动力,易地搬迁项目无法实施让他一度想要放弃,她得知这个消息后便多方联系施工队,材料短缺我就蹲点石粉厂、砖厂帮助协调,运输困难时她就发动乡亲们帮忙人工搬运,和村干部三天两头到沈寿强家,督促施工进度,顶着诸多压力终于让他们在2018年9月前住进了新房子。

  解决了他家最大的难题后,沈寿强告诉王小雪:“王书记,我现在对我家脱贫有信心,我一定要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”。

  就这样,王小雪经常骑着摩托车,肩上背着个大书包,不管晴天雨天,都穿梭在村里的各个角落,为贫困群众申报医疗救助、讨要务工工资、解决矛盾纠纷、推销农特产品……

  王小雪为贫困户送棉被。 (图片由珙县县委组织部提供) 

  王小雪为贫困户送棉被。 (图片由珙县县委组织部提供) 

  发展产业是王道! 

  “我们的土地除了种玉米还能种点什么值钱的东西吗?”群众经常这样问她。村里多年来没有特色产业发展,传统种植养殖业收入微薄,让外出务工成了每个家庭最主要经济收入来源,可又有多少人是真愿意背井离乡呢?

  如何让家门口的经济发展起来?让老人尽享天伦之乐、让孩子常有父母陪伴,王小雪多次组织村社干部外出学习考察、请专家实地调研,寻找发展特色产业的“金钥匙”,最终结合大祥村实际,决定通过“支部+专合社+农户”的模式带领贫困户发展猕猴桃和罗汉笋种植,带动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让群众受益。

  “最初群众有顾虑积极性不高,每天入户宣传、田间引导、会议动员,最后30余户群众主动带头参与;启动资金不够,便向帮扶单位申请帮扶资金、鼓励贫困户贷款产业扶贫资金入股,协调解决了10万元的启动资金;产品销路不通,就通宵达旦写微信推广材料,邀请记者专访写宣传报道,协调帮扶单位以购代销。”几年来,王小雪已经记不住多少次凌晨了才骑着摩托车回到寝室,多少次节假日未陪家人,多少次因过度劳累而感冒高烧。

  通过一番努力,大祥村群众先后种植罗汉笋500亩,猕猴桃300亩。2018年专合社仅通过电商平台罗汉笋销售额就达到了15万元,猕猴桃销售额10万元,该村的“贫困股东”们第一次分到了红利,家庭人年均纯收入增加了2000元左右。大祥村用行动证明,只要敢想敢做、敢拼敢闯,黄土地照样能长出“金饽饽”!

  感动是向上的力量 

  “曾有人问我,扶贫工作苦吗?你哭过吗?我回答说,‘苦呀,但这种苦回味是甘甜的’。”王小雪说,她也哭过,因解决不了群众纠纷哭过,因项目无法推进时哭过,因群众一句感谢的话语而哭过。

  2018年国庆期间因临近考核验收,她和驻村队员没有休假,白天入户走访查漏补缺,晚上核对资料信息,10月的大祥村气温已像冬季般寒冷。

  “那天晚上,家住村委办公室旁边的任永聪敲响了办公室的门,手里端着两碗热气腾腾的面条,上面还有鸡蛋,她略带腼腆地说,‘王书记,这么晚了你们还在加班,我给你们煮了面条和鸡蛋,快吃点吧,身体不能垮呀!’没有华丽的语言表达,眼里浸着母亲般温柔的光。我端着那碗滚烫的面条,感受到了爱的温度和力量,想起自己已经两个月没回家了,想起我的妈妈,视线逐渐变得模糊不清,眼泪滑落到嘴边。”王小雪说那晚自己流泪了,味道是甜的。

  近年来,在上级的关怀、党组织的坚强领导、部门的真切关怀、群众的感恩奋进下,大祥村彻底变了个样。2018年79户385人脱贫了,贫困村退出了。如今的大祥村,一栋栋小楼房建起来了,猕猴桃开花结果了,群众的钱包也逐渐鼓起来了,每到夜幕降临时盏盏路灯就像冉冉升起的星星,照亮了星空,照亮了人们心中通往小康的路,广场上苗家女儿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起舞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和喜悦。党和政府扶贫政策如同温暖的阳光照进了每个人心里。

  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”,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”。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,王小雪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使命,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扶贫事业,书写青春无悔的华美乐章。(记者:喻熹 整理报道)

(责任编辑 甘科)

 

编辑:美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