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想现场问问孩子们,你们对家长的教育方法满意吗?今天,郎法官准备了奖品,对勇于说出自己内心想法的小朋友,都有奖励哦!”近日,在南溪区仙临镇高新社区村“童伴之家”,一场别开生面的留守儿童普法活动正在开展。
活动中,法官郎桔深入浅出地为小朋友们讲解了自我保护小知识,通过“互动+案例”的形式,帮助孩子健康成长,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在面对不法侵害时,能够勇敢地拿出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同样,在长宁县梅硐镇泽鸿村“童伴之家”,这里的农村留守儿童也享受着“童伴之家”特色课堂带来的快乐。
4月9日,正在给孩子们教学的是宜宾市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、竹编人才万登贵。在万登贵耐心地教学下,孩子们很快就编织出精致的小船。
“童伴妈妈”杨小琴告诉记者,他们“童伴之家”每周星期六、星期天都会开放,这样村上的留守儿童就有了一个娱乐和学习的地方,平时她也会给大家辅导作业,尽自己所能为村里的留守儿童提供帮助。
据统计,目前宜宾共有农村留守儿童4.19万。为了填补留守儿童亲情缺失、监管空缺,近年来,宜宾通过实施“童伴计划”项目,建立“童伴之家”,致力于解决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,搭建温暖家园。
“我是小孩的奶奶,他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,两个娃娃年龄比较小不便管理,开办‘童伴之家’后,娃娃有了玩耍和学习的地方,我们也放心了不少。”南溪区裴石镇红金村村民李昌容说。
共青团宜宾市委自启动实施“童伴计划”项目以来,积极发挥“童伴之家”作用,建成“童伴之家”202个,聘请“童伴妈妈”202名,服务留守儿童12060名。同时,整合社会各界力量,创新开展“童伴之家”“一村一课”特色服务项目,精准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生活需求。2021年共计开展各类主题活动1908场,覆盖54905人次,协助解决失学返校、低保办理258例。
团市委副书记黄佳祯表示,下一步,团市委将在全面铺开“童伴计划”项目基础上,进一步将优势资源向偏远山区乡镇、人口较多的村(社区)、外出劳动力集中村(社区)倾斜,围绕资源整合、明晰职责、专业介入、完善机制等方面,对活动开展、点位布局、常态走访、专业服务进行统筹谋划,守护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。
(责任编辑 甘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