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多年后,他在商海几经沉浮,创办了自己的事业,成为宜宾小有名气的婚庆策划人。
他名字叫做陈晓夫,80后,江安人。一个有思想、有独立思考的人,不论在哪个领域都会取得成绩,多年的老朋友这样形容他。
6月20日,记者走近陈晓夫,听他讲自己独立特行的故事。
80后年轻人执着自己的事业。(受访者供图)
6月20日下午,记者见到陈晓夫时,他整个人已经有点疲惫。18日晚,为准备好一场婚礼,他通宵没睡,19日一早,急急忙忙赶回家冲了个澡,换了身衣服,又赶到现场执行婚礼。19日晚,还没来得及休息,他又受邀和新人以及新人的朋友们喝酒,因为这样,才能熟识更多朋友,在业务上产生裂变效应。
“很累、很辛苦,但乐此不彼。”6月的一个下午,多云,若有若无的阳光照进陈晓夫淡雅的工作室,泛起的微光令人昏昏欲睡。而当谈到19日执行的婚礼本身,这位80后又突然来了精神、侃侃而谈。
“这场婚礼的主题是‘共生’,背景墙就是这两个中文汉字,以及一个串联两个汉字的莫比乌斯环。这象征着:从一场婚礼开始,两个人精神共同生长,岁月共度余生。”他说。
陈晓夫说,这个主题,是从新郎、新娘两个人的人生经历、生活习惯、性格爱好以及两个人的爱情故事确定的。而这个主题,通过道具、背景墙等展现出来,布置在签到台、婚礼现场背景墙多个地方,让每一个来宾都可以看到,都可以感受到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,这种氛围就是这对新人的感情,和其他每一份感情不一样的地方。
这么多年来,每一场策划和执行的婚礼,都坚持不一样的主题,这个坚持是他的坚持。
陈晓夫在工作中。(陈忆 摄)
在今年4月的一场婚礼,陈晓夫之前同新娘聊了差不多整整一年,谈人生、谈理想、谈价值观、谈婚礼现场布置琐碎事宜,无所不谈,一年下来几千条微信聊天记录,两人已经从合同甲乙方变成了朋友。而最后让他确定婚礼主题的是新郎的一句话。
“新郎性格比较腼腆,有点儿不善言辞,但是当他谈到自己的未婚妻时,目光瞬间变得坚定、霸气:我要用一生守护好自己的爱情、家庭。”陈晓夫说。这场婚礼最后确定的主题是“守护你的绽放”。
在婚礼执行前一晚上,陈晓夫熬夜把整整一年几千条微信聊天记录翻出来重新看了一遍,感慨万千。在婚礼执行前,他和新娘拍摄图片,互相比了一个V字形胜利手势。这两张图片他一直保存在手机里面,作为自己创业的一个见证。
曾有一次婚礼现场,一位从大城市来的专业人士对陈晓夫说:别人可能没看到,但是我看到了你的努力,你一个人以自己的方式搞定了这样的装潢、布置、文化、氛围感,在这样一个内陆城市,这样有感觉的婚礼,这是我没意料到的。
陈晓夫回:城市的大小不能定义婚礼的好坏,一场婚礼无关金钱,以我理解。
陈晓夫策划的第一场婚礼,是在2010年11月17日,这是他终生难忘的一天——因为是他自己的婚礼。
能歌擅舞、对音乐和舞蹈(街舞)有自己的见解,这让他决定:自己策划自己的婚礼。在此之前,陈晓夫就因为一条点击率上千万的视频窜红网络,当时是2019年,他因此还上了某卫视的综艺节目。“因为本身有一定的舞台经验,对音乐、视频有自己的理解。”他说,所以自己的婚礼自己来办。
时光回溯到2004年12月17日,陈晓夫和现在的爱人在一起。2007年11月17日,两人合拍了一个视频,他在视频中动情地说:我爱你,四年后我们结婚。
毕业后,这位从江安走出来的年轻人努力奋斗,只为实现人生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梦想。
四年后,这个约定如期兑现。
陈晓夫和他策划执行的婚礼现场图。(陈忆 摄)
“婚姻是爱情长跑的结果,婚礼是对爱情最好的诠释。”陈晓夫说,这才是婚礼真正的价值,人的责任感是第一,一份真诚,永远比豪华的道具、装潢来得更加重要。
陈晓夫在自己的婚礼上,放出了2007年11月17日的视频,当时的手机摄像头像素比较低,画面比较模糊,但现场不少人动情、落泪。
2010年11月17日开始,不少人慕名找到陈晓夫,邀请他策划或者执行自己的婚礼。
十余年来,他策划执行了数百场婚礼,感慨颇多。比如,有些年轻人从网络平台套现贷款,想做一场“上档次”的婚礼,他一概拒绝:“不要把婚礼做成别人想看到的样子。这是你自己的事情,因为有了爱情才有婚礼,这是你们两个人的事,婚礼最重要的是量体裁衣,绝不能超前消费。”
也有人婚礼大小事务父母操持,他也比较反感:“人要有感恩之心,父母把你养大,现在你该独立了,大小事务还甩给父母,合不合适?”
他甚至对婚礼的风格都有自己的见解。“中国红是最美的颜色,可惜的是现在只有少部分人选择汉婚、唐婚。”陈晓夫说,比说盛唐繁华,一些色彩和氛围元素惊艳绝伦,这些都是可以传承下来的文化元素。
陈晓夫甚至还带了自己的孩子去西安,了解传统文化。“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,用中国颜色结合文化传统,做中国传统婚礼,这是我想做的事情。”
这么多年来,策划执行了几百场婚姻。他说,我在做一件幸福的事。
“我经常回看新人的朋友圈,大概差不多一年后,我看到他们朋友圈里面晒出的怀抱小宝宝的照片,我就觉得非常幸福。”他说,因为我参与、见证了他们的幸福、幸运。
陈晓夫给自己儿子说,如果我有一天离开这个世界,墓碑上不用刻姓名、年月日,只要写上一句话:“这里住着一个幸福的人”。(记者 陈忆)
(责任编辑 甘科)